最新公告:

我们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welcome-球速体育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推进环境整治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工作总结

添加时间:2025-04-05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保障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牢固构筑疫情防控环境防线,努力交出生态高分报表。全省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3.3%,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省控断面I—III类水质比例为94.6%,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全省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面积占比大幅提升,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比例大幅下降,改善情况为历史以来最好水平。全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提升。省厅获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并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一)高位推进、战略引领,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先行示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以建成生态省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美丽办作用,加强牵头抓总,凝聚各方合力,扎实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持续擦亮金名片。战略谋划更加完善,编制实施《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规划纲要(2020—2035年)》,系全国首个发布省域美丽建设战略规划。召开全省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部省签订共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高水平谋划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示范创建再添殊荣,富阳区、镇海区、永嘉县、吴兴区、海盐县、诸暨市等6个县(市、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淳安县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累计创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2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总数居全国第一。生态保护明显加强,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开展“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印发《浙江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浙江新记录物种263种。基本完成浙江省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完成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期绩效考评。控温降碳有序推进,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机制。首次发布浙江省适应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制定温室气体核查管理办法,规范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工作。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二)综合施策、攻坚突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攻坚战三年任务实现圆满收官。在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成绩名列前茅的基础上,全省PM2.5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国重点区域第一,“水十条”考核全国第一,环境质量稳居长三角第一,改善幅度全国领先。在治气方面,开展PM2.5和O3“双控双减”行动。完成102家工业园区废气综合治理、1200个工业废气治理项目,淘汰压减1253家落后(过剩)产能,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2.58万辆。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96%以上。全省未发生重污染天气,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实现全达标。在治水方面,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和“水十条”。完成88个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297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13个县(市、区)水生态环境示范试点和24个生态缓冲拦截区建设试点。完成浙江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阶段性收官。印发实施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入海排污口在线监测达标率99.66%、传输有效率99.47%,13个入海河流考核断面达到水质目标要求。在治土方面,全面完成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编制完成污染状况“一图一表一报告”。推动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面积138.35万亩,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推动重金属污染减排,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累计下降13.5%,超额完成10%的目标任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和畜禽养殖禁养区调整划定。在清废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部在浙江召开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会。推进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建成联接各部门、贯通省市县、覆盖收运处的固体废物监管系统,全省新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44万吨/年,建成87个“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运点。完成长江经济带49座尾矿库污染整治任务。实现“禁止洋垃圾进口”改革目标。

(三)严督实导、精准执法,环境管控力度得到新加强。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依法从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境秩序不断规范。高效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协调保障任务,中央第三督察组组长对浙江省协调保障工作专门致信感谢。在同批接受督察的两市一省中,浙江省的情况最好。相较上一轮督察,交办信访件下降33%、重点信访件下降57%。对交办的4641件信访件即查即办,上报完成3487件。跟进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初步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和省级发现问题梳理分解和整改方案编制工作,拉条挂账、闭环整改。持续推进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46项整改任务按计划完成42项;交办的6920件信访件完成6919件。深入实施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省两办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的通知》,健全省委统筹推进督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对11个市的专项督察工作。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办,2018年、2019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有12个完成整改销号。扎实推进精准执法和差异化监管,加强集中实战练兵,在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中成绩连续4年名列前茅,位居全国第二。开展交叉执法行动,加大公检法环联动力度,推进企业“环保码”试点工作,出台《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目录》《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全省查办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7107件,罚款6.37亿元,五个配套办法案件1293件,其中移送行政拘留210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95件。加强执法监督和指导,全省共处理应对各类环境行政复议诉讼、公益诉讼321件。严格环境风险防控,推进相关领域安全整治行动,全省环境信访总量下降19.8%。强化放射源安全管理,全省保持零辐射事故。

(四)改革提效、数字赋能,环境治理现代化创新创优。坚持以“最多跑一次”和数字化改革撬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围绕“整体智治、协同高效”,推动生态环境现代治理制度供给和效能提升。加快政策制度集成突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制订《浙江省省级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54个省级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全国率先建立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管理规程、指标体系。“无废城市”建设入选省政府改革创新项目前十;联动推进的“车辆检测‘一件事’集成改革”获评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提升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发现能力,生态环境部发文予以推广。推进数字化改革,深化顶层设计,形成《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框架思路》,推进生态环境整体智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平台,迭代升级“一网一图一库一中心”,推动固体废物治理数字化应用建设,建成全省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深化科技创新,制定实施《浙江省生态环境科技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厅系统科技创新活力实施办法,与省科技厅签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谋划“绿色治理改革工程”。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省共办理磋商案件101件,办结85件,累计赔偿金额7500余万元。优化环境宏观指导,在全国率先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首创排污权交易指数。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改革,实现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全覆盖,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积极建立环境质量公开排序、绿色保险等制度。修订6部省级地方性法规和4部规章,发布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设施公众开放导则等。

(五)加强保障、优化服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作为。始终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守牢全省环境防控底线,有力有序推进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医疗废水和城镇污水排放监管、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环境应急监测监控、环境监督检查等工作。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保持安全稳定良好态势。全力助企复工复产,出台助企“八项举措”,制定排污单位复工复产环保设施开机维护指导手册,建立驻企服务员机制,全力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建立环评审批、监督执法、VOCs强化减排措施正面清单,发布第五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目录,加强重点项目排污权指标调配支持,实行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最多验一次”。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实施环保高质量服务发展工程,积极开展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实施厅领导分片联系服务和驻企服务员机制。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环保服务企业“十百千”行动、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生态环境专场活动,构建完善新型生态环境咨询服务体系,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六)党建引领、争先创优,生态环保铁军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首位首抓,全力抓好管党治党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能力全面增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部署要求。我厅获2020年度省直机关党建工作综合考评“优秀单位”。高标准完成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工作,反馈的29个问题按时完成集中整改任务。高站位抓好中央巡视、审计等交办任务。开展政治监督先行试点,探索建立政治监督“四个五”运行机制。清廉生态环保建设有力推进,持续推进廉政风险排查和防范化解,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形势分析、政治生态建设评估,试行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会议述职制度,自觉接受派驻监督,建立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关于打造重要窗口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深化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工作的方案》。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全面提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基础工作质量。精细化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探索建立主题党日活动“1+2”机制,创设“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三最佳展示会”,我厅凝炼的“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党建引领铸铁军”等做法经验,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展播推广。队伍建设更加过硬,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干部人事管理,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开展业务培训、实战练兵,制定实施“马上做、做成了”督查督办“十条措施”,着力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为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注入了生机活力。

足球历史最多红卡多少支 津门虎的咆哮:盘点天津足球历史最佳11人

前期盘点了辽宁、广东、四川、北京等地的历史最佳阵容,此次我们来看津门虎——天津。天津足球在中国足球的发展历史上很有分量。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足球比赛——“全国足球比赛大会”在于天津举办;1957年,国家白队落户天津,次年代表天津夺得了联赛和足协杯双料冠军;1980年,拥有左树声、王玉俭、张贵来等人的天津队3:0击败广东,提前四轮夺得了文革后天津足球的首个全国冠军;1986年,天津队4:0大胜来访的荷甲劲旅芬达姆队,引起欧洲十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从左氏三杰到于根伟,从老三星到泰达,从民园到水滴,天津足球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栏目的盘点均以球员的出生地为准,有些球员是本地青训出身但非本地出生这里就不再列入了。抛砖引玉,个人心中天津足球历史最佳11人阵容(442阵型):

门将:堕落的云——刘云飞——目前已知的世界足坛速度最快的门将

天津籍的优秀门将实在太多,这个位置很难抉择,这里选择刘云飞仅仅是个人看法。刘云飞,1979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83cm,先后效力于天津泰达、上海申花等球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有天赋的门将。他身高条件不算好,但速度和爆发力惊人,不助跑原地起跳高度80cm以上,百米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6秒,堪称是门将中的另类。以他的身高、弹跳和速度完全可以踢边锋或者中锋,也不知道为什么来到门将这个位置。

超强的爆发力和弹跳让刘云飞面对来球经常能够原地起飞,门前反应速度超人,扑救能力极强,尤其是化解单刀球的成功率极高。在2001年的甲A联赛中,22岁的刘云飞为天津泰达队,表现极为出色,力压江津、符宾、区楚良、安琦等人,获得了当年中甲联赛最佳门将称号。2004年中国亚洲杯半决赛,在中国和伊朗点球决战中,刘云飞“点杀”伊朗队,帮助中国队杀进了亚洲杯决赛,这也达到了刘云飞个人事业的巅峰。

非常可惜的是,正值巅峰的刘云飞因为吸毒被警方逮捕,被俱乐部宣布永不复用。后经媒体报道,刘云飞吸毒在圈内是公开的秘密,就算是在自己职业生涯最优秀的几年也一直没有离开毒品,最终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了一朵“堕落的云”。

左后卫:带刀侍卫——曹阳——天津足球一个时代的旗帜,职业生涯打入50多个进球的后卫

曹阳,1981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85cm,职业生涯全部效力于天津泰达,可以胜任边后卫、中后卫、边前卫、前腰、后腰等多个位置,长期作为天津泰达的队长和灵魂球员,也是国家队的常客,是天津足球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由于其出色的进攻能力,被广大球迷和媒体称之为带刀后卫。

曹阳是泰达青训出身,土生土长的天津球员。2001年,年仅19岁的曹阳就代表泰达出战甲A联赛,随后迅速占据了主力位置,比起依靠U23政策登场的球员来说实在是强悍了太多。2002年世界杯后,年仅21岁的曹阳又入选了中国国家队,且首次入选就在西亚四强邀请赛中连续3场打满90分钟,并打入了自己国家队生涯的第一个进球。随后成为国家队的常客,并在高洪波时期成为国家队的队长。

曹阳身体强壮,高大灵活,最大的特点就是攻防俱佳,职业生涯主要都在后卫位置,但却打入了50多个进球,在巅峰时是甚至是联赛中进球最多的几个本土球员之一,让一众前锋球员“无颜以对”。

中卫(一):“铁闸”——王广泰——见证天津足球巅峰的传奇球星

王广泰,1955年出生于天津,1980年作为后防核心率领天津队夺得全国联赛冠军,是80年代初期国内最好的中卫之一。说起王广泰,老一辈天津球迷恐怕是无人不知,作为曾经天津队和国家队的主力中卫,王广泰凭借其在防守端过硬的表现,被球迷们称为“铁闸”。

王广泰17岁入选天津青年二队,随后成为天津队的后防核心,当时天津队以拥有一条“钢铁防线”驰名于国内足坛,后防线上王广泰、沈其泰、齐玉波、高俊亭四人的百米速度都在12秒以内,身高、力量、速度都是出类拔萃,让国内各队头痛不已。

王广泰时期的天津队是国内足坛的一支顶级球队,是能够与巅峰广东队抗衡的强队之一。在1984年的首届足协杯上,天津队与广东队两支劲旅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战。王广泰和古广明两位顶级球星在一次对抗中发生激烈冲突,随后的比赛中两队的动作都变得越来越大,裁判先后出示了2张红牌和10张黄牌,最终两队1-1战平,赛后王广泰和古广明均被停赛半年。

中卫(二):后防多面手——于洋——北京青训出品的天津悍将

于洋,1989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85cm,先后效力于北京国安、广州富力、天津津门虎等球队,曾帮助北京国安夺得足协杯冠军,并于2012年入选中国国家队,首秀帮助中国队3:0战胜越南,但也经历了0:8惨败巴西的悲剧。其实这里选择于洋多少有一点牵强,但其他后卫年代太过球员,也没有王广泰那样压倒性的实力,这里还是选择了于洋作为王广泰后防线上的搭档。

于洋出生在天津,但却出自北京国安青训体系,从青年队逐渐成为一线队主力,可以胜任边后卫和中后卫等多个位置,在后防线上无论搭档郎征还是徐云龙,都表现出后卫队员应该有的成熟和稳健,是北京国安一段时期内的后防中坚力量。

于洋技术全面,制空能力强,防守凶狠,但进攻能力一般,职业生涯也仅仅打进了6个进球。不过于洋身体属性十分强大,巅峰时期整个赛季几乎场场出战,且场均出场90分钟,居然可以保持全勤不受伤,这也是一种天赋。

右后卫:右路多面手——王刚——大器晚成的高大飞翼

王刚,1989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88cm,先后效力于本菲卡、贝拉马尔、科维良体育、山东鲁能、萨卡文人、北京人和、北京国安等球队,曾入选过国少、国青、国奥、国家队,并于2004年随国少队拿下亚少赛冠军,可以出任右边锋、右边前卫和右边后卫等位置。

王刚出身于天津火车头青训,17岁留洋本菲卡,之后加盟葡乙查维斯队,打进3球帮助球队升级,次年转会葡甲贝拉马尔队,17次场打进4球,帮助贝拉马尔升入葡超,王刚也成为于大宝、张呈栋和董方卓后,第四名登陆葡超的中国球员。2012年王刚回到中超,先后加盟山东鲁能、北京人和,直到2019年加盟北京国安后,30岁的王刚才真正火了起来,不仅在联赛里表现出色,也再次入选国家队。

王刚属于大器晚成的球员,球迷们真正熟悉他应该还是在2019年的亚冠比赛上。在国安对阵日本浦和红钻的比赛中,王刚打爆了浦和的左路,尤其是在面对浦和队长日本国脚柏木阳介的防守时,王刚轻描淡写的人球分过,轻松完成强行超车,被过的柏木阳介绝望而愤怒的甩了一下手臂,在身后毫无意义的追逐着王刚,那是近年来中国球员面对日本球队少有的高光表现。

左前卫:天津足球旗帜——左树声——天津足球30年来第一球星,喊出“男子汉就要踢足球”的真男儿

左树声,1958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76cm,先后效力于天津队、荷甲兹鲁瓦队,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天津足球的领袖,他也是那个时代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和场上队长,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亚运会、尼赫鲁杯、长城杯、鱼尾狮杯、麒麟杯等国际A级比赛中为国家队攻入23球,进球数排列历届国家队队员第五位。

左树声17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8岁入选国家队,21岁作为主力帮助天津队荣获全国甲级联赛冠军,23岁获得第一届尼赫鲁金杯赛获最佳射手,之后担任国家队和天津队的场上队长,一直身穿8号队服。30岁的时候,左树声选择留洋,加入了荷兰甲级兹鲁瓦俱乐部踢球。退役后曾担任天津队主教练,曾带队取得2009年亚冠资格。

左树声是当时天津队和国家队不可缺少的中场支柱,他球风硬朗、防守凶猛、体能充沛,活动范围广、射门力量大,是一名能攻善守的前卫球员,后卫身前的有力屏障,而且他毅志品质过硬,作风顽强,从不言败。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津的左树声、广东的容志行、古广明、辽宁的林乐丰、北京的沈祥福……每个省的头号球星组成了星光闪耀的国家队,那时的中国队也曾是亚洲的顶级豪强。

中场(一):功勋队长——孙建军——天津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孙建军,1973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77cm,职业生涯先后效力于天津三星、天津泰达,为泰达球队效力229场打入24球,可以出任左前卫、中场、后腰等位置,是天津队经典的黄金四中场之一,曾在1999年到2000年期间入选过米卢执教的国家队,是天津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在2008年泰达成立10周年的庆典上,老将孙建军被评为“泰达十年最佳前卫”,无论70后、80后还是90后的天津球迷对他都不会陌生,他是天津泰达队的功勋队长,是10号于根伟最好的朋友与搭档,他们年龄相仿,住在同一间宿舍,有着无与伦比的默契。他曾入选米卢的国家队,因头部缝针未参加米卢的欧洲集训,但却在联赛中继续头裹绷带上场,一些误解再加上那时的国家队人才济济,最终未能随队出征世界杯。

孙建军实力强悍,攻守平衡,他个人技术好,头脑灵活,传球视野开阔,既可以担任中场指挥官,也可以退后担任防守型后腰,同时也是一生忠于天津足球的功勋人物。他也是天津足球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是新世纪天津泰达队中的中流砥柱和老大哥。退役后也加入了天津津门虎的教练组,继续为天津足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场(二):折翼天鹅——张效瑞(中场)——被称为比巴西球员技术还巴西的中国球员

张效瑞,1976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77cm,曾经健力宝青年队的领军人物,因为出色的盘带技术而被称为中国的马拉多纳,先后效力于天津泰达、亚琛、上海中邦、上海联城等球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盘带技术最好的球员。老球迷们都应该记得,在1999年与韩国国奥队的比赛中他替补登场,一众韩国球员多人包夹但无法从他脚下抢走皮球,除了犯规没有任何办法。

张效瑞从小就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足球天赋,在1993年选拔健力宝球队时,全国各地的少年们竞争激烈,只有张效瑞早早确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巴西踢球时,很多巴西俱乐部都被他的球技震惊,多次联系希望引进张效瑞,但受限于当时体制未能成行。当时健力宝队其他球员都说,比赛时只要张效瑞在场上,大家都会觉得安心。而小罗曾在张效瑞的比赛中担任球童,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很久之后的采访中都表示,中国球员张效瑞的脚下技术完全就是个巴西人。

1996年底中国队兵败亚洲杯,为备战世界杯预选赛,提前征调回了远在巴西的健力宝队张效瑞、李金羽、李铁、隋东亮、李玮锋、郝伟六位小球员,国家队主帅戚务生大为惊叹,他表示“他们踢的是和中国人不一样的足球”。此后张效瑞、李金羽、李铁、隋东亮入选国家队征战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成为了中国足球著名的“四小天鹅”。

但一方面张效瑞是进攻足球中的组织型前腰踢法,不怎么参与防守,与当时国内普遍流程的中场平行站位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张效瑞恃才傲物,曾有记者问他:“你觉得和老大哥们的差距在哪里?”张效瑞回答:“他们就是岁数比我大吧”。在日常训练中他更是把一众大哥反复过掉,让人很没面子,终于被某大哥铲成重伤。种种原因造成了这位中国足球历史上盘带技术最好的天才前腰,最终还是沦为了一名普通的足球教练。

右前卫:边路尖刀——冯仁亮——曾被多家国外媒体称为中国队唯一值得关注的球员

冯仁亮,1988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78cm,先后效力于火车头、上海申花、广州恒大、长春亚泰、北京人和等球队,曾先后入选国少队、国家队,是一把锋利的边路尖刀,曾被阿根廷《号角报》、乌拉圭《信息报》等南美媒体认为是中国队当时唯一值得关注的球员。

冯仁亮21岁从火车头转会到上海申花,这次转会被申花老板朱骏称为“雪地追良驹”。年轻的冯仁亮在联赛中无人可挡,当赛季29场打入4球助攻5球,荣获年度最佳新人奖,入选了国家男足且表现出色,被申花主帅布拉泽维奇称为自己的杰作,也被申花球迷称为”申花梅西“。次年,22岁的冯仁亮先后收到英超热刺、巴甲球队以及恒大的报价。最终,冯仁亮转会恒大,但由于恒大内部竞争激烈,冯仁亮没有获得里皮的信任,渐渐失去了身上的光环。

作为一把边路尖刀,冯仁亮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突破能力强,具有长途带球突破远射得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胜任左右两个边路。但他的问题一个是进攻手段相对单一,主要就是利用速度强行超车,另外就是防守能力相对薄弱,这也是制约他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

前锋(一):津门神射手——王群发——第一位获得联赛最佳射手的天津籍前锋

王群发,1958年出生于天津,职业生涯全部效力于天津队,曾帮助天津队拿下1980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个人荣获当年联赛最佳射手,曾帮助国青队力压国家一队、国家二队,荣获第一届”长城杯“冠军。

王群发在14岁时才开始接触专业训练,被挑选进入天津青年队,走上专业足球道路。根据教练回忆,当时王群发训练极其刻苦,光射门动作一天就能练上几百次,一点细节不满意就得重来。正因为这样的严格要求,王群发的成长极为迅速,在1980年帮助球队拿下全国冠军,尤其是在对阵刚刚夺得四运会冠军的山东队时,他上演帽子戏法,帮助天津队击退了身高体壮的山东好汉。

虽然王群发身体素质并不突出,但却是典型用头脑踢球的球员,他跑位灵活、嗅觉敏锐、预判准确、把握机会能力强、射术精湛,进球效率极高。由于他大部分的进球都来自禁区内的抢点射门得分,被誉为“神射手”。比较可惜的是,王群发24岁就选择了退役,没能为天津赢得更多的荣誉。

前锋(二):定海神针——于根伟——他的致命一击让中国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世界杯入场券

于根伟,1974年出生于天津,身高180cm,职业生涯效力于天津泰达,是球队的绝对核心和场上队长,曾代表国青队夺得亚青赛亚军,个人曾荣获联赛银靴奖,是技术流足球的代表人物之一。

于根伟,北方少有的纯技术流球员,1999赛季由于根伟和张效瑞组成的泰达“双子星”让甲A各路诸侯胆寒,天津队也取得了职业联赛以来最好的战绩。而于根伟足球事业的巅峰,当然是2001年10月7日,他的致命一击让中国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世界杯入场券,也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中国足球的史册上。

于根伟速度快,意识好,身体轻盈,技术相当娴熟,有很强的大局观。凭借着百米11秒6的速度和超强的脚下技术,他的个人突破及门前巧射犹如四两拨千斤,在中国足坛独树一帜,因此也被称为“于根伟式进球”,如果不是“玻璃人”的属性,他的成就理应更高。

最终天津足球历史最佳阵容(442阵型):

门将:刘云飞

后卫:曹阳、于洋、王广泰、王刚

中场:左树声、孙建军、张效瑞、冯仁亮

前锋:王群发、于根伟

替补:张俊秀、曲波、毛彪、齐玉波、王建英、吴兴涵、迟嵘亮、陈金刚、霍建庭等等。

整体来看,这支天津队的实力非常强悍,替补席上还有“追风少年”曲波、“亚少赛金靴”毛彪以及号称“攻不破的万里成城”张俊秀等优秀球员。球队的两个边路的进攻能力极强,4名边路球员都是速度快、冲击力强、突破犀利的球员,能够反复冲击对手的后防线。中场的张效瑞堪称国足史上脚下技术最好的球员,而孙建军回撤到后腰位置能过适当弥补张效瑞攻强守弱的问题。两位前锋技术娴熟、意识出色、射术高超,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没有强力中锋,更多依靠脚下传递威胁对方球门。

以上仅为笔者个人看法,抛砖引玉,大家共同讨论。下一期我们盘点上海足球,看看范大将军领先的球队会有怎样的阵容。我是【火焰符号趣味体育】,平凡的我因为你们的每一个肯定而成长,你的关注、点赞和转发是每一个笔者前进的动力。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163.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welcome-球速体育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